气体报警器防爆原理简述
发布时间:2019-11-11 浏览次数:701

一、爆炸的概念:

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,通过物理或化学变化,突然转变成另一种状态,并释放出大量能量。能量的迅速释放,会使周围的物体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。

 

爆炸的三个要求:

1.爆炸性物质:能与氧(空气)发生反应的物质,包括气体、液体和固体。气体:氢气、乙炔、甲烷等。液体:酒精、汽油;固体:粉尘、纤维粉尘等)

2.氧气:空气。

3.火源:包括明火、电火花、机械火花、静电火花、高温、化学反应、光能等。

 

二、爆炸材料:很多生产现场都会产生一些可燃材料。在大约三分之二的地下煤矿中发现了爆炸性物质。在化学工业中,大约80%的车间区域有爆炸物质。氧气:氧气在空气中无处不在。点火源:在生产过程中,大量使用电气仪表,各种摩擦火花、机械磨损火花、静电火花、高温等不可避免,尤其是仪表、电气故障时。

 

客观地说,许多工业场所符合爆炸条件。当爆炸性物质和氧气的混合物浓度在爆炸极限内时,如果有爆炸源,就会发生爆炸。因此,有必要采取防爆措施。

更多内容请查看:www.ansaike.com


一篇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值简介

一篇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原理简介



© 2016-2025 北京安赛克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23828号-1